課程是關於聲音的記憶
讓孩子們唱長輩記憶中美好的聲音
說過去兩代間與聲音緊繫的回憶
為未來尋找家族間新的聲音記憶
又一次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與家中長者有新的情感傳遞

The course is about the memory of sound.
Let the children sing the beautiful voices in the memories of the elders, and say that the memories of the past two generations that are closely tied to the voice are for the future
Looking for new vocal memories between families. Once again, the children used different ways to communicate new emotions with the elders in the family.

這一次我們要用聲音勾起屬於孩子長輩們的家族記憶
孩子拿著作業單回去訪問父親與祖父母:共同記憶中最喜歡或是最有印象的一段音樂或歌曲,
孩子可以記下歌曲名稱或曲子的旋律,也可以用哼唱的方式記錄下來。
可以試著用手機或平板把旋律錄下。
作業單中讓孩子循著聲音的記憶,找尋聲音背後藏著的家族記憶與甜蜜故事,希望透過這樣的學習活動,孩子可以與親人在年節中找到隱藏在家族故事的甜蜜點,讓聲音串起過往的故事,也讓孩子在過程中了解過去也激發對未來的想像。
This time we used our voice to evoke family memories of the elders belonging to the children.
Students take the work slips back to interview their fathers and grandparents: the favorite or most impressive piece of music or song in the common memory.
Students can write down the name of the song or the melody of the song, or record it by humming.
Try to record the melody with a mobile phone or tablet.
In the homework sheet, let the children follow the memory of the sound and find the family memories and sweet stories hidden behind the sound.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such learning activities, children and their relatives can find the sweet spot hidden in family stories during the New Year, let the voice string together the stories of the past, and let the children understand the past and stimulate the imagination of the future in the process.
Study plan 規劃學習歷程
1.作業單:尋找聲音記憶的學習單,孩子訪問父母親與祖父母共同記憶的聲音,試著找到聲音背後的含義與故事

2.影像紀錄課程:學習操作錄音錄影。

3.記憶的聲音(音樂課):學生分享家族聲音記憶,並互相錄影
4.將聲音化成音符(電子音樂課):使用APP軟體將聲音化成音符
5.記憶音樂盒(木工創客):創客課程運用木工與連動裝置,學生創作記憶音樂盒


6.發表:以故事盤製作記憶聲音的故事,與同學交流分享。

寶藏巖展出課程
2021/12/4-12/19
(作品於後發行NFT)



計畫起始
以2017年末的故事燈課程為起始態樣,於2018七月開始進行計畫,串起社區的前塵往事,結合STEAM創客課程由所有的孩子創作每一個自己家族的故事箱,用光與影說故事也與其他學子交流分享。逐年推動的課程,2018年以「在社區找故事」讓每個家庭的故事變成大型區域的故事燈,彼此呼應交融。時序2019年「大手拉小手」讓孩子的小手拉著家中長者透過分享與共學,結合傳統剪紙創作45公尺故事燈牆,並於台北燈會期間在北門旁說城南故事。在孩子帶著故事接受邀請前往日本Tokyo展出後續又與東北亞的孩子交換故事後,帶著世界各地不同家族的故事回到社區。 2020年「水的記憶」這 主軸來自於公館到景美這中間一個看不見的城市樣貌,孩子與家人用不同的方式發現、體驗與思考,這地區複雜水文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生活上的轉變與關聯,透過課程餐與社區,孩子與社區共同打造能自己說故事的公園-萬和水水公園。2021年初更與美國北加州PACS學校串聯點燈,為疫情時代祈福點燈。2021課程以家族聲音為主軸,讓孩子循著聲音的記憶,找尋聲音背後藏著的家族記憶與甜蜜故事,希望透過這樣的學習活動,孩子可以與親人找到隱藏在家族故事的甜蜜點,讓聲音串起過往的故事,也讓孩子在過程中了解過去也激發對未來的想像。
以課程與工作坊逐年推動屬於孩子與家中長者共同的文化節。之所以為文化節,是希望透過每年不同主軸讓文化能在學生生活中與家庭共同思考與激盪,打開生活的感官創造屬於未來的在地情感。過程可以是賣力划舟、可以是指尖與水的觸動、可以是低吟的流行音樂、可以是傳統的影偶與剪紙、可以是新住民的體驗… 用文化的視角,這些都是可反覆咀嚼玩味的生活故事。



